网上有关“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海洋哺乳动物又称海兽,目前关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分类还存在争议,以前的分类方式似乎不适用了,新的分类方式为:食物全部或者绝大部分来源于海洋,生活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哺乳动物即可称为海洋哺乳动物。
鲸目
鲸是我们最熟悉的海兽了,我们从很小就知道鲸鱼不是鱼,是哺乳动物。鲸是最早返回海洋的哺乳动物,经过长时间对海洋环境的适应外型接近鱼类。鲸的种类约有98种,分为须鲸和齿鲸。须鲸体型很大,共15种,最小的也超过6米,最大的蓝鲸体长33米、重达180吨,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动物。
齿鲸种类繁多,最大的齿鲸是抹香鲸,长20米重50吨,最小的是加湾鼠海豚,长1.5米重50公斤。种类最多的两个科是喙鲸科和海豚科,虎鲸是最大的海豚。还有五种生活在河流里的小型齿鲸称为淡水鲸(淡水豚),它们是恒河豚、印河豚、亚马逊河豚、拉普拉塔河豚和白鱀豚。虽然它们可以生活在淡水里,但依旧归为海洋哺乳动物。
海牛目
海牛目目前仅存两科4种,儒艮科1种和海牛科3种,1768年灭绝的斯特拉大海牛就曾是海牛科最大成员。海牛和儒艮很容易混淆,海牛的尾巴是圆形的,像一把蒲扇。儒艮的尾巴是分叉的,类似鲸的尾巴,是上下摆动的,而非鱼类的左右摆动。海牛返回海洋的时间比鲸鱼晚,身体还未特化为流线型。海牛目成员都是植食性的,以浅海生长的海草和藻类为食。据传它们是美人鱼的原型,海牛和儒艮都会靠在礁石上哺乳幼崽,可能被西方水手看见误认为是生活在海里的人类。
海狮科
北海狮
海狮科原本是鳍脚目,现归为食肉目鳍脚亚目。海狮、海豹、海象都是鳍脚亚目,据说它们和陆地上的猫科犬科熊科等食肉目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细齿兽。海狮科分为海狮和海狗,最大的海狮为北海狮,体长可达3.5米,重1吨。海狗皮毛较浓密、光滑,又称“皮毛海狮”。
海豹科
南象海豹
海豹种类很多,体型最大的海豹科成员为南象海豹,是除鲸之外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雄性南象海豹体长可达6米,重达3.6吨。还有生活在淡水湖里的贝加尔湖海豹和生活在咸水湖里的里海海豹。
海洋动物的别称,如: 海中霸王——虎鲸 海洋奇兽——角鲸
水产动物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了鱼、虾、蟹、贝、海兽等类。鱼类有鲢鱼、鳙鱼、鲤鱼、带鱼、鲅鱼等,虾类有龙虾、基围虾、皮虾、青虾等;蟹类有梭子蟹、青蟹、圆趾蟹、巨螯蟹等;贝类包括白蚬子、麻蚬子、海蛎、夏夷贝、田螺等;海兽有海豹、海象、海狮、海狗等。
一、鱼类
1、鲢鱼
鲢鱼是鲤形目,鲤科,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性急躁,善跳跃。
2、鳙鱼
鳙鱼是淡水鱼的一种,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生长在淡水湖泊、水库、河流、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
3、鲤鱼
鲤鱼是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尾鳍下叶橙红色。平时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4、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肥带、裙带、牙带鱼、油带等,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尾巴呈黑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全长1米左右,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
5、鲅鱼
鲅鱼学名?蓝点马鲛?,其体态光滑娇美,呈纺锤形,一般体长0.3-0.5米,最长可达1米,腹部为银灰色,背部为蓝黑色,布满蓝色斑点,习惯于紧贴水面浮游,尾鳍与背鳍通常露出来,我国的黄海、东渤海、海以及朝鲜近海是其主要分布地,是鱼类水产烹饪原料。
二、虾类
1、龙虾
龙虾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重0.5公斤上下,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
2、基围虾
基围虾俗称沙虾、泥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沿海,离水后也可较长时间存活,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溶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适于商品养殖。
3、皮虾
皮虾多数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少数见于温带海域,口足类动物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能够轻易破坏猎物的外层硬壳,享用内里的肉。分布范围极广,从俄罗斯的大彼得海湾到日本及菲律宾、中国沿海、夏威夷群岛、马来半岛均有分布。
4、青虾
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在中国广泛栖息的沼虾属中的一种,栖息场所不限于淡水水域,在沿海的低盐度水域中也能生存,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甲壳在头胸部称头胸甲,身体由20节组成,胸部8节,头部5节,腹部7节,体色呈青蓝色,间杂有棕绿色的斑纹。
三、蟹类
1、梭子蟹
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而得名,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
2、青蟹
青蟹是十足目、梭子蟹科下的一属,头胸甲呈卵圆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宽度的2/3,表面光滑,胃心沟不甚明显,背面圆突,有?H?形图案,腕节内缘具尖锐的刺,外缘具或不具2个刺,雄性腹部分为5节,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分7节,呈宽卵形,甲壳颜色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而不同。
3、圆趾蟹
圆趾蟹是十足目,人面蟹总科,圆趾蟹属的一种生物,头胸甲的宽度大于长度,表面隆起,密布细小颗粒,胃、心区之间有一?H?形深沟,背面粗糙,掌节的背面与外侧面共有5条颗粒隆线,内侧面中部具两条隆线,在腹面约有20?30条横行颗粒条纹,可与第一步足长节前面的末缘上的角貭隆线相摩擦而发出声响。
4、巨螯蟹
巨螯蟹是十足目短尾下目蜘蛛蟹科巨螯蟹属唯一的品种,现存最大的甲壳动物,体深橙色,有十长肢,上有白斑,前两肢发展成螯,最大的样本腿展开后长4.2米、体长38厘米,重20千克,寿命达100年,生活在日本岩手县至台湾东北角以外的太平洋海域深500-1000米、均温十到十五摄氏度的海底淤泥地形,以盲鳗、鲨鱼、螃蟹、各种鱼类为食物。
四、贝类
1、白蚬子
白蚬子学名为四角蛤蜊,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细味美、营养丰富,贝壳具外皮,顶部白色,贝壳坚厚,略四角形,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两壳极膨胀,幼小个体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很窄的边缘,壳高3.4-4.6厘米,壳长3.6-3.9厘米,壳宽2.6-3.7厘米。
2、麻蚬子
麻蚬子是江户布目蛤,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贝壳略呈卵圆形,壳坚厚,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靠前方,壳长略大于壳高,两壳大小相等,壳面灰褐色,常有褐色斑点或条纹,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放射肋相应的小齿,生长纹明显,与许多粗的放射肋相交成布纹状。
3、海蛎
海蛎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牡蛎目、牡蛎科的通称,又称海蛎子,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沿海,海蛎分布很广,渤海,黄海至南沙群岛均产约有20种。河口内湾还有人工养殖,海蛎又有人工养殖和天然生殖之分,海蛎不仅肉嫩味鲜,而且营养丰富,有?海中牛奶?之美誉,含有多种维生素、肝糖、牛黄酸及其他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4、夏夷贝
夏夷贝是扇贝科、扇贝属贝类,一般分布于底部比较坚硬、淤泥少的海区和水深不超过40米的沿岸区,贝壳大型,壳高可超过20厘米,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壳近圆形,右壳(有足丝孔的)较突,黄白色,为滤食性贝类,杂食性,摄食细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细菌以及有机碎屑等。
5、田螺
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壳底膨大,壳口卵圆形,其边缘完整,有角质。
五、海兽
1、海豹
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带有蓝黑色斑点,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幼兽色深,成兽色浅,南极海豹数量为最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
2、海象
海象是海象科、海象属的一种动物,身体庞大,皮厚而多皱,有稀疏的刚毛,眼小,视力欠佳,它的四肢因适应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鳍状,仅靠后鳍脚朝前弯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进,鼻子短短的,缺乏耳壳,看起来十分丑陋。
3、海狮
海狮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米,雄性成体颈部周围及肩部生有长而粗的鬃毛,体毛为黄褐色,背部毛色较浅,胸及腹部色深,雌性体色比雄兽淡,没有鬃毛,雄性体长310-350厘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面部短宽,吻部钝,眼和外耳壳较小,性情温和,多集群活动,陆岸可组成上千头的大群,海上多为1头或十数头的小群。
4、海狗
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因其体型像狗,因此得名海狗,皮毛较浓密、光滑,又称?皮毛海狮?,体长150-210厘米,体重21-26千克,体被刚毛和短而致密的绒毛,背部呈棕灰色或黑棕色,腹部色浅,四肢呈鳍状,适于在水中游泳,头部圆,吻部短,眼睛较大,有小耳壳。除了生活在白令海中的北海狗外,新西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南非及南极洲等地的水域中也都有海狗的踪影。
1、美人鱼——(学名儒艮,别名海牛 )
儒艮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一缺刻。浆状的鳍肢无指甲。无鼻骨;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每侧上、下颌各有3枚前臼齿和3枚臼齿。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喜水质良好并有丰沛水生植物之海域,定时浮出海面换气。因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故儒艮常被误认为“美人鱼”。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2、天才演员——(海豚?)
海豚具有齿鲸类典型的形态学性状:纺锤形的身体;单个新月形的呼吸孔;头骨套叠,上颌骨向后扩展与额骨重叠;颅顶偏左的不对称;圆锥形或钉状的齿等。
各种间最明显的变异与喙、上下颌、牙齿等摄食器官有关。喙的长短和大小,牙齿的多少和大小,反映了不同物种所占有的生态位的范围。如牙齿总数从仅10枚左右(里氏海豚)到共有250枚(长吻原海豚)。外形也呈大幅度的变异。
3、海中霸王——(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
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4、海洋奇兽——(角鲸)
角鲸体长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长牙),雄性略长于雌性。成年鲸平均体重800~1600公斤。一角鲸没有背鳍,它们的脖子和椎骨的连接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动物,与海豚和鲸鱼反而不一样。
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许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一角鲸出生时皮肤颜色很深,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白,至性成熟时,腹部出现许多白色斑块,年龄较长的一角鲸体色又几乎呈白色,所以可能与白鲸混淆。
5、海洋巨无霸——(蓝鲸 )
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
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
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
关于“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世梦]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cdhzwy.cn/jyan/202511-259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世梦”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海洋哺乳动物又...
文章不错《海中哺乳动物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