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开展健康 教育 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的 健康知识 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 措施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篇1
一、 调查结果
本年度调查共测试70人,其中居民50人,企事业单位职工各10人。健康知识部分共10题,健康行为部分共10题,健康技能5题。测试结果为:居民健康知晓率84%,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81%,健康技能掌握率80%。具体情况如下:
二、 分析与建议
1、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测试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测试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正常血压、体温、睡眠时间、吸烟的危害、预防针的基本作用等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对烹调油用量、保健食品的认知、以及正常的体质指数等回答错误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和扩大宣传范围,制订相应的宣传资料,在今后健康教育宣传和讲座中,重点宣传和讲解,提高居民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2、在健康行为中,基本能做到每年体检、生病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均衡健康饮食、讲卫生防疾病。中老年男性吸烟、饮酒者较多,女性较少。青中年锻炼的较少,老年人基本上长期锻炼。今后我们将通过宣传栏、宣传资料、控烟门诊、健康讲座等方式长期的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3、健康技能部分,大部分的居民都知道需要紧急救助时,拨打120求助、测量脉搏的部位、疾病的治疗原则。错题大部分出现在吃甜食的时间和量体温的时间(大部分人认为是5分钟)。针对这个问题除了平时加强宣传外,主要采取两点措施,一是将结果反馈给慢病组,建议工作人员在电话或者上门回访慢性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时,重点宣传和讲解。二是要求导诊台工作人员在测量体温时加强口头宣教,强调测量体温的正确时间和 方法 ,同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从今年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均完成了中心年初制订的计划要求,说明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针对此次暴露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同时不断提高我院健教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
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本辖区居民30人,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跨度从18?60岁。本次抽查健康知识部分共有300题,回答正确的有273题,健康知晓率为90.33%,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0.67%;健康行为部分共有210题,回答正确的有188题,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9.5%,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1.07%。
二、分析及建议
1、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说明本辖区近一年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显著的。为此,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发扬成绩、继续做好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为全市巩卫增加力量。
2、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抽查共涉及到十个知识点。抽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营养素、酗酒的危害、不良习惯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儿童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去年的抽查中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通过我们一年的宣传教育,今年在这方面的知识抽查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食用碘盐的好处、蚊子可传播的疾病方面居民还是比较欠缺。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在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中侧重点要有所转移,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要重点围绕这些薄弱环节来进行。
3、在健康行为方面,本次抽查的七个内容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是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反映在吐痰、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的问题上。在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中人员结构特点以男性、低教育程度居多和年龄层次倒没有太大关系。饮食习惯方面的不良行为人员结构特点以女性偏多,女性对甜食的喜好程度大于男性;男性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表现在大鱼大肉,很少吃青菜。饮食习惯方面主要还是和抽查人员的性别有关,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关系不大。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上,人员结构特点在横向面和纵向面都有体现,无论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这一方面说明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没能和谐统一。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让这种紧迫感成为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动力,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促使居民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达到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篇3
调查目标:通过调查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了解学校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现状。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6日
调查方式: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
一、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抽取实验中学七、八、九年级36个班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发放试卷后,学生自主做答。用统计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1080份,有效回收1073份,回收率99%。
3、资料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 调查结果由于分析
1、 统计表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统计表。
学校:实验中学 填表人:焦翠利 20XX年9月16日
2、 调查结果集分析
针对调查取得的数字分析,包括如下内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0份,有效问卷1073份,所调查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形成率为90%。调查群体共回答健康知识知晓率题目10730题,答对9979题。调查群体共回答健康知识形成率题目10730题,答对9657题。在学生健康知识方面:流行性感冒的途径传播、饭后不益=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的原因、接种卡介苗能预防什么疾病的健康知识薄弱。在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的调查发现:每人每天食盐的控制量、刷牙的正确方法及次数、在街上买了水果后,你会怎么吃这些问题中出错的较多。导致这些健康知识、行为薄弱的原因,这些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年龄偏小,对生活常识不留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来自家庭、及母亲的教育,所以不全面。
结论
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被调查者年级、年龄的关系是: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就越高。
2、被调查群体所代表的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以达标。
研究性学习课题为青少年饮食与健康 请问做一个问卷调查时可以设什么问题啊?很急!
最佳生育年龄是从优生优育角度讲,注意年龄的作用是必要的,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是科学的,可以提高生育的质量摒除不利因素。
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最佳时期,男性为25~35岁,女性最好不超过30岁,男性不超过35岁。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 。
遗传学的影响
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母亲年龄过小,自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孩子的发育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另外从培养的角度讲,父母社会经历的薄弱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教育。但也不可年龄过大,母亲年龄过大,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一般来说,女性怀孕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也会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随之增加。
同样,父亲的年龄也不能过大。男子年龄过大,精子的活力会减退,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亦会相对增大,如精子异常,受孕后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婴儿先天畸形,还会发生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耳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变异性的影响
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在育龄阶段生育年龄越小,变异性越大,所谓变异性一般是把父母的优点和优良的部分遗传下来,传给后代一代更比一代强。把父母已有的不足之处变异掉;相反年龄越大,则变异性越小,也就是说把父母双方的不足和缺陷传下来的几率也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发现有些孩子集中父母双方的优点,一代更比一代优秀;而另一孩子则集中代表了父母的不足,就是这种遗传作用的结果。所以年龄并非绝对因素,但从优生优育角度讲,注意年龄的作用是必要的,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是科学的,可以提高生育的质量摒除不利因素。
男女最佳年龄
准爸爸最佳生育年龄
在考虑准妈妈的孕育年龄时,准爸爸的生育年龄也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30~35周岁,这是因为男性精子质量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而且处于这个年龄的男性不仅智力成熟,生活经验较丰富,能够懂得和接受胎教知识。
特别是会关心爱护妻子,有能力抚育好婴幼儿,从而使胎儿生长发育良好。男性过了35岁,体内的雄性激素也开始衰减,平均每过1年其睾丸激素的分泌量就下降1%。男性年龄过大时,精子的基因突变率相应增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对胎儿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
准妈妈怀孕最佳年龄
在23~30周岁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完全成熟,
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若早于20岁怀孕生育,胎儿与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不好。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卵泡在卵巢中积存的时间过长,致使染色体发生老化,出现衰退。年龄越大,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导致先天愚型和各种畸形儿的产生。
怀孕时间
20多岁
好处:
1.流产机会少,只有2-3%。
2.有关母婴健康的顾虑少,患妊娠综合症如高血压的机会也较少,婴儿畸形概率少。二十多岁女性生产先头痴呆婴儿的几率也低,大约是1/1500。
3.精力充沛,全天候护理婴儿的能力较强。如果是二十出头就生孩子,将来要再生孩子,也没有问题。
4.如果事业上不太成功,当全职妈妈的决心比较容易下;如果打算孩子上学后才出去工作,工作面也比较广,不必考虑年纪问题。
坏处:
1.在你的朋友圈里,会感到较特别,会感到被别人从以前愉快的社交生活中遗弃。
2.如果工龄短,则享受不到产后福利;或许根本就在上学,没有收入。
3.如果刚刚参加工作,经济上没有保障。
30多岁
好处:
1.产后并发症和产后身体恢复,与20多岁没太大差别。
2.夫妻关系更趋于稳定。
3.工作稳定,有些成绩,比较容易得到完全的产后福利。
4.经济上比较宽裕,支付得起育儿费用。
坏处:
1.35岁以后生育能力急速下滑,流产机率高。达4-5%。
2.30多岁的畸形儿生育较高。
3.35岁以上早产情况较多。容易产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其它并发症。
40多岁
好处:
1.是真正想要孩子的时候,并且是多年期盼的结果。
2.40多岁的女人已是年长而聪慧,而且多半不是初为人母,有带孩子的经验。
3.年纪大些的女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可靠,夫妻关系也比较稳定。
4.很多女人在40多岁时已经完成了职业上的心愿,不会认为孩子是事业的障碍。
坏处:
1.40岁以后。流产的危险高达13-15%。
2.遗传缺陷的概率更高。
3.生孩子的欲望锐减,除非你非常健康同时非常想生育孩子。
4.当孩子十几岁时,母亲已经50多岁,和孩子的代沟很大。因为你的少时年华已是遥远过去。
男性最佳年龄
在生育问题上,科学家们的着眼点是遗传。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优秀的。 摩里士说,男性精子素质在30岁时达到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
男性在30-35岁出生的小孩智力最高最聪明,精子的活力最好,有最强的生命力。而过了35岁,素质就呈现了下降的趋势。30-35岁的男性,这个年龄段各个方面都非常成熟,身体素质好,事业稳定,经济状况良好,养育孩子条件优越。
女性最佳年龄
女性全身发育在23~30周岁这一时期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若早于20岁怀孕生育,胎儿与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不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卵泡在卵巢中积存的时间过长,致使染色体发生老化,出现衰退。年龄越大,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导致先天愚型和各种畸形儿的产生。
处于此年龄段的夫妻,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精力充沛,有能力抚育好婴幼儿。女性若过早怀孕生育,胎儿与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不好。
最佳组合
由此不难看出,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
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 。
由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最佳时期,男性为30~35岁,因此,最佳生育组合是男性比女性大7岁左右。
父亲年龄大,智力相对成熟,遗传给下一代的“密码”更多些;母亲年纪轻,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生长,所以这种“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 “天才”。
问卷的话,自己去问卷星发一个
访谈学生
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了得到学生们对饮食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决定亲自去访谈学生,所谓的访谈,与纯粹的采访有很大区别,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纯粹的采访而是在友好的谈话中去得到我们所需的资料,采取这种方式,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我们组七人自由组合分成三组,最终分得了,第一组:罗其朝,符豪;第二组:符玉亮,李贤义;第三组:阮琼国,王理光,黄开平。按计划,我们对初二,初三,高中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访谈,最终三个组都做得很好,经过整合,分析,最终我们总结出来的访谈所得的资料如下:
以下是我们访谈学生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回答:
1、你的饮食习惯是怎样。
答:在访问中,有大多数的学生是一日三餐,少数人是一日四餐,极少数人是五餐。
分析:从这资料可以看出,学生的饮食习惯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一日三餐对人的身体一般来说是非常有利,而一日四五餐表现为吃多,这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多少好处的,所以中学生适量饮食,能够充分的饮食,这样对自身的健康才有利。
2、你有过因不正常饮食进行而得病吗?举例一下?
答:大约20%的学生说没有,10%左右的学生说有,70%说不知道。
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正常饮食会给我们带来疾病。而且有10%的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7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也说明了同学们对饮食会带来的危害并不了解。此外,有20%的学生说自己没有因不正常饮食而得病,在问他们时,我们发现他们饮食习惯是非常科学的,这也说明了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
3、你觉得好的饮食习惯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坏的饮食习惯呢?你是否有好的饮食习惯?
答:学生的回答主要有几个方面:2给人带来健康。3使人更结实、身体壮。,而学生认为坏的饮食习惯给 的坏处是:1生病2身体虚弱等。有6%的同学说有,78%的同学说没有,6%说不清楚。
分析:学生们对饮食习惯对人的健康有种种看法,说明学生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有大多数同学却没有做到有很好的饮食习惯。说明,同学们对自己的饮食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4、你有挑食习惯吗为什么?
大约有30%左右的学生没有挑食习惯,70%左右的学生有挑食习惯,而没有挑食习惯的学生主要因为他们为了健康着想和因为他们的口感好。有挑食习惯的学生是因为口感不好。
分析:说明了中学生中有很多学生还存在挑食习惯,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已成为了危害中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5、你没有没饿肚子现象,一般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答:全部学生说有。饿肚子的时候主要在上午上课第五节和下午6点后他(她)们饿肚子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早上吃不多,不够维持。2口感不好和挑食也是一个原因。
分析:饿饿肚子是不能避免的,因为有时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但是经常饿肚子会带来疾病和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尽量要尽量避免饿肚子,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6、你是否会经常吃水果或蔬菜
答:58%的中学生常吃水果,2.5%的中学生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的中学生只占35%
分析: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如牛奶、鱼、蛋等。要少食含糖食物、高脂肪食物。
据这些资料,总体可以反映出学生对饮食与健康反映出学生对饮食和健康关系的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同学们对自己的饮食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没有很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也建议中学生们要多学习关于饮食和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多助于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此外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网上查找资料
走进网吧,本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我们要的相关资料,没料,困难却早早地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我们找了好半天才找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资料不翼而飞了(李贤义、符豪、阮琼国把他们查到的资料全部都保存到了邮箱,但奇怪的是,打开邮箱时,却发现里面我们的资料全都不见了)当大家都得知这个消息后,又难过又气愤。都觉得一切的一切对我们都很不公平、很不公正,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地残酷。这一切的一切不可能的可能都在我们头上发生了,这不勉得让我们又失望又很难以接受。最后,我们还是以互相安慰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的一切。但我们并不认输,我们仍继续我们的工作,是的,只要有负出就会有结果,我们最终找到了我们所需的资料,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资料:
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了中学也就随之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飞跃阶段--青春期。而良好的营养影响着身心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中学生对饮食营养有何特殊需要?青春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热量主要来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质,因此中学生应首先吃好三顿正餐。要多吃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中学生代谢旺盛,骨骼生长快,肌肉组织细胞数量直线上升,要特别注意钙、磷、镁和维生素A、D的供给。大量组织的形成需要铁,供给不足则可发生贫血,因此铁质的补充更为重要。要摒弃挑食、择食的习惯。由于健康的身体需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挑食容易引起营养不平衡,引发各种疾病。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含有充足的热量。有条件的还可供给一次课间加餐,以保证学生们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食物是维生素的直接来源,一般不同的食物会有不一样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动物肝脏、牛奶、蛋黄、菠菜、胡萝卜、辣椒、杏、柿子等。维生素D--鱼肝油、蛋黄等。维生素E--麦芽、植物油、绿叶菜、蛋黄、干豆类、花生。维生素K--肝、绿叶蔬菜,如菠菜;肠道细菌也可以制造维生素K。维生素B1--胚芽及糠皮含量最多,各种粗粮、豆类、动物肝脏、瘦肉中含量也不少。维生素B2--动物肝脏中含量最多,其次为鸡蛋、膳鱼、螃蟹;蔬菜中的叶菜类及黄豆等。维生素PP--动物肝脏中含量最多,其次为肾、心、瘦肉、鱼、蛋及糙米、花生、黄豆、绿叶蔬菜等。维生素C--新鲜蔬菜和柑橘类、水果中含量较多;以华北特产鲜枣中含量最高,平均每100克含维生素C300毫克,有的高达1,000毫克。叶酸--肝、酵母、绿叶蔬菜,肠道细菌也可合成。科学家根据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将它们分为甲、乙、丙、丁4类。甲类蔬菜: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纤维等,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有小白菜、菠菜、芥菜、苋菜、韭菜、雪里红等。乙类蔬菜:营养次于甲类,通常又分3种。第一种含核黄素,包括所有新鲜豆类和豆芽;第二种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较多,包括胡萝卜、芹菜、大葱、青蒜、番茄、辣椒、红薯等;第三类主要含维生素C,包括大白菜、包心菜、菜花等。丙类蔬菜:含维生素类较少,但含热量高,包括洋芋、山药、芋头、南瓜等。丁类蔬菜:含少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低,有冬瓜、竹笋、茄子、茭白等。
中学的不良饮食会给自己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谨防吃出近视眼(摘选自《中药报》 )提起近视,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当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贝兰博士对大量青少年近视病例进行分析之后指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与近视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青少年多喜欢甜食,食入过量的糖可能使体内血液偏酸。而人体欲保持酸碱平衡,不得不动员大量钙质去中和酸根,从而引起血钙不足,减弱眼球壁的弹性,使眼轴伸长,播下近视的隐患。同时,血糖升高,也可使晶体复凸形成近视;视网膜易受损伤过量味精可能导致失明(北京青年报)中国人炒菜总喜欢多放点味精,可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吃太多的单钠谷氨酸(味精)有可能让你失明。日本弘前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日常饮食中给老鼠添加大量的味精,老鼠的视力会下降,视网膜也会变薄。此前已经有研究发现,直接将这种物质注入眼睛会引起神经损伤。但此次的研究则首次证明,即使吃的食物中含有味精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维生素A供应充足也有助于保护视力,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蛋白质也是视力发育的基础:眼睛是身体重要器官之一,眼睛的正常功能,组织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会引起眼睛功能衰退,视力下降,并发生各种眼疾甚至失明。此外,研究表明,因早餐不吃粮食,而导致许多学生文化课不及格。因为半磅牛奶只能提供120大卡热量、一只50克的鸡蛋只能提供72大卡热量,而每位上午有5节课的中、小学生分别需要1100-1200大卡和800-900大卡的热量,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听讲。此外饿过了头,还会造成学生要么午饭没食欲,营养不良;要么午饭猛吃,容易形成肥胖。合理的粮菜混食、荤素搭配,不仅可使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齐全,相互得到补充(即营养的互补作用),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可促进食欲,增进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来对照衡量。所谓合理营养,是应该符合生理功能和实际需要的,如早餐要选择热能高的食物,以足够的热能保证上午的活动。有些发达国家很注重早餐,不仅有牛奶、桔汁,还有煎蛋、果酱、面包和肉类食品。午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消耗储备能量,因此午餐食品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至于晚餐则不宜食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影响睡眠。晚餐以吃五谷类的食品和清淡的蔬菜较适宜。
关于“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靖阳]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cdhzwy.cn/yule/202510-50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靖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健康是人人...
文章不错《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报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