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节课是《磁铁》单元的第二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所以本节课的聚焦问题: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在讲到这个环节时,有很多同学都会直接说到用磁铁吸引,这时我先会肯定孩子们的回答,然后我会问:现在我们磁铁的情况下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呢?这会儿孩子们就会说可以用手拉、用手推、用嘴巴吹等方式。孩子们也很容易说出拉的时候用到的是拉力,推的时候用到的是推力。由于拉、推、吹三种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我直接请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没有进行分组实验。
不过,接下来当我们的孩子用嘴巴吹的时候,由于桌面很光滑,很容易就让小车运动起来了,针对这个问题,在下一个班级我就换成了把桌子上面垫了一张塑料垫,让我们的小朋友吹起来没有那么的轻松,有点点的费力,因此可以进一步达到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不接触小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这样的话在另一个班级效果就好,就引入到了下一个环节,在同学们发现让磁铁吸引小车的时候,不接触小车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我们把这种力叫做磁力。
在后面一个环节,探究磁铁能否隔着一定的物体吸引小车,科学活动手册上第5和第6个物体建议的是玻璃和水,由于不好找到材料和操作,我把第5种材料换成薄薄的金属铝片,这样我们的实验隔着5种材料来吸引小车,这5种材料都是比较薄的,孩子们比较容易发现所用材料的共同点,我们会得出结论:磁铁隔着比较薄的物体能够吸引小车,让小车运动起来。接着我们的问题来了,既然隔着薄薄的物体能够吸引小车,那隔着厚的物体能够吸引吗?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的橡皮来试一试,最后发现隔着厚厚的橡皮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直接说是因为磁铁有点小,磁力太小了,换成更大的磁铁应该就能让小车运动起来了,我肯定了她的想法,说下次我们找个更大的磁铁来试一试。看来孩子们对磁铁有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做测评,下次课要找时间把测评继续做起来!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铁为什么会生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空气》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空气?”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地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绮琴]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cdhzwy.cn/wyfx/202510-82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绮琴”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反思》内容很有帮助